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构动态
杨玲, 匠心打造中国新一代服装设计师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表日期:2015-06-17浏览量:758

    “中国市场需要设计考究的自主品牌,中国服装企业缺少高精尖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年来,中法艾蒙摸索出来的教育创新之路应该是最适应当下中国国情的,这一点从我们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教育模式创新还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中,希望能为中国培养高端服装设计人才趟出一条新路。我还要奋斗20年,为中国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端服装设计师。”                                            ——杨玲

结缘法国时尚教育

   初见杨玲是在今年5月中法艾蒙的秀场。台上的模特们在音乐的陪衬下展示着来自中法艾蒙时尚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原创设计服装。 台下的杨玲坐在第一排,身着一件黄色真丝连衣裙,在现场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端庄柔和。作为中法艾蒙的校长,她专注地观看着每一套服装的T台效果。坐在她一侧的是前任中国驻法国大使赵进军先生、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教授以及张庆辉副主席等诸多中外重量级贵宾。

   中法艾蒙作为201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国际日”的首秀。在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云集的“国际日”第一个出场亮相, 并完美诠释了200多套新近设计作品,彰显出了这所国际时尚学院的勇气与实力。正如同学院创始人杨玲女士的性格——敢为天下先,厚积而薄发。

   时光倒转至十一年前。为提升首都经济的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时装之都”的发展规划,提倡大力发展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同时,作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欧洲文化大国法国非常看好中国时装行业的发展, 对未来与中国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合作表现出强烈的信心和期许。2004年,在中法建交4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协议,中法互办文化年。

   2004年,中法文化年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杨玲与先生赵洪凯共同出资创建了中法艾蒙时尚学院,并将法国ESMOD时装艺术学院项目成功引进中国,开创中法两国在时尚教育领域合作的先河。赵洪凯先生拥有多年的商业管理经验,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所以主要负责为创办之初的学校建立一个和谐的硬件环境。杨玲女士继承了东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理性,思维缜密,善于组织安排活动以及创造性的工作,因此主要负责学校师资团队的甄选及组建。

   杨玲女士成长于北京教育世家,爷爷曾是一名私塾老师,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也在高校任职,家人也大都从事教育工作。所以,杨玲女士从小就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然也明白教育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杨玲女士认为,做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要上对得起社会,下对得起学生和家长。正所谓:师者,仁也。假如一个人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又如何做得好教育事业?

   同时,杨玲女士注意到,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得以振兴的核心要素,中国要想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就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尤其是在服装行业。中国亟需从简单的服装加工制造业大国转型升级为具备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服装品牌大国,然而打造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服装品牌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服装设计人才。法国拥有世界时尚之都巴黎和众多璀璨夺目的世界级时装品牌,同时,法国在培养服装设计人才方面经验丰富,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培训体系。此时在中国引进法国服装教育项目,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为中国解决人才稀缺的问题。

中法政府的支持造就了中法艾蒙

  中法艾蒙时尚学院创办之初,由于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因此一切事务都要摸索进行。当时的校址位于北京西直门附近,杨玲女士带领教职员工到处举办招生说明会,向中国的年轻人播撒法国时尚教育的种子。2004年9月初,第一批新生报到,一共20多人。那个学年,学校只有两位法国老师, 一位教设计,另一位教制版。

  尽管顶着压力,但强烈的使命感驱使杨玲女士不畏困难,继续前行。她希望能够以中法艾蒙时尚学院为平台,为中国培养一批立足本土又兼具国际化视野的新一代时装设计师。同时希望这些怀揣设计梦想的年轻人能够在中法艾蒙的小舞台上学有所成,将来能有机会登上更大的舞台展示才华,实现中国人的时尚梦想。

  杨玲女士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毛笔题词,写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原文出自《荀子.劝学》,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她视作人生信条。她坚信,做教育决不可急功近利,要耐得住性子,要吃得了苦,只有坚持才会结出累累硕果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也曾经经历过一系列的挑战。然而困难没能把她击垮,她已习惯站在风口浪尖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终将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经过11年的努力坚持,中法艾蒙时尚学院从当初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国际学校发展到今天在中国时尚教育领域为人熟知的中外办学院校。2007年,中法艾蒙获得“教育机构竞争力年会推荐品牌”称号。2013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杨玲女士坦言,“没有中法两国政府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中法艾蒙时尚学院”。自建校以来,历任法国驻华大使多次亲临中法艾蒙学生毕业服装设计发布会现场,大使们对学校的办学成果赞不绝口,非常认可中法艾蒙多年来坚持在中国传播和推广法国时尚文化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赵洪凯先生还在巴黎受到法国总统奥朗德先生的接见,被奥朗德称为“中法时尚文化合作交流的使者”。今年3月20日, 为庆祝法语活动节来到中国20周年,中法艾蒙时尚学院与法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时装秀。多年来,中法艾蒙时尚学院得到了来自中国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教委、朝阳区和西城区教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教育学会等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让杨玲女士更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时尚教育事业。

   如今,中法艾蒙时尚学院迁址于北京最繁华的东三环,紧邻央视新台址,位于CBD的核心区域国贸和国际化的时尚街区三里屯之间。在这里,各大时装品牌鳞次栉比,路边街头潮人随处可见 。“学生们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他们会利用课余时间逛一逛学校周边的国际品牌专卖店,近距离观察国际大牌设计师的成衣作品,了解当季最流行的服装款式,掌握第一手时尚资讯”,杨玲女士如是说,“作为一个母亲,我希望尽个人所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作为一位校长,我同样愿意尽自己所能,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国需要设计考究的自主品牌

   杨玲女士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历经了30多年,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人们在衣食无忧的状态下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个性化、有设计感的服装成为人们表达身份认同感的符号。同时,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纺织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国际竞争格局正在调整重构”。在这一场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变革当中,时装设计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市场需要设计考究的自主品牌,中国服装企业缺少高精尖的复合型人才。我想,这些年来,中法艾蒙摸索出来的教育创新之路应该是最适应合当下中国国情的,这一点从我们培养的优秀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可以体现出来。而且我们的教育模式创新还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当中,希望能为中国培养高端服装设计人才趟出一条新路。我还要奋斗20年,为中国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端服装设计师。”杨玲女士如是说。

  “中法艾蒙时尚学院秉承法国服装教育传统,推崇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实行服装设计与制版双修学制。也就是说,凡是进入中法艾蒙三年制服装设计师精英培训体系的学生,都要兼修设计与制版两个专业。学生们不仅需要画设计图,而且需要亲自动手,将自己的设计通过平裁或立裁工艺直接制作成成衣”,杨玲女士解释道。对于已经习惯于接受偏理论化课程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难,但是中法艾蒙时尚学院的老师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杨玲女士坦言,“老师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我为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师资团队而感到骄傲。”中法艾蒙时尚学院的老师由外教和中教组成,外教来自世界各地。但无论是中教还是外教,他们都受过系统的法国时装设计教育,并且具有在服装企业或设计工作室工作的丰富实践经验。“比如我们的国际校长兼毕业班设计专业老师Heiko, 他可以讲八国语言,拥有25年的时装设计教学经验,曾在法国、挪威、日本、印尼等多所国际时装院校执教多年,目前活跃在世界各地各大品牌的很多著名设计师都出自Heiko老师门下;还有二年级制版专业老师Hala,她是服装立裁及高级定制方面的专家,曾师从于欧洲立裁大王Nils-Christian Inlen-Hansen,担任过Louis Vuitton艺术总监Jose Enrique Onaselfa、Elie Saab 前设计师Krikor Jabotian等多位国际设计大师的合作版师;此外,二年级的设计老师Anne-Sophie,毕业于著名的巴黎时装公会服装设计学院,曾在欧洲知名品牌Morgan、CHANTAL THOMASS等任服装设计师,还曾经与法国著名的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合作,为大型实景舞台表演设计演出服装。一年级的制版老师Ralf是可持续时尚领域的专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面料零浪费制版和低碳环保面料的选用”……

   目前,中法艾蒙时尚学院开设有男装和女装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还可以选择高级定制、童装、内衣、针织等专业方向。学校教学全部实行小班授课形式,每个班的学生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这样既保证了教学氛围,也保证了教学质量,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老师一对一的指导。每一名外教都配有专职助教,负责随堂翻译。杨玲女士认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中法艾蒙时尚学院始终坚持的教学理念,因为服装设计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创作的过程。设计师在做每一个服装系列的时候都有各自独特的灵感来源,不同的设计师当然应该拥有不同的设计理念,这取决于他们的个性、成长经历等多种因素。杨玲女士坦诚:“我们的老师尊重每个学生自身所独有的特质,并尽可能地保护这种特质,帮助学生从中发掘宝贵的设计灵感。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老师做得非常优秀,所以每年的学生毕业作品总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

与国际顶尖时尚院校无缝对接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但从事时尚行业的人一定都追求完美主义,杨玲也不例外。自小就有着艺术梦想的杨玲喜欢画一些唯美的仕女画。由于各种机缘巧合,大学阶段杨玲未能如愿考入艺术院校,而是阴差阳错地学了IT专业。2004年创办中法艾蒙时尚学院绝不是杨玲女士的临时起意,而是热爱时尚、追求美的个性使然。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自我认知中前行,正如服装设计师通过设计新的系列使个人达到新的境界一样,得以从新的角度认知自我。 杨玲女士认为:“时装设计师是伟大的职业,他们不断探索新的灵感,设计新的产品,让消费者穿着,带给他们愉悦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计师们可以通过服装设计传递思想,影响人们的穿衣习惯,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她坦言后悔没赶上好时机,很遗憾没能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但她觉得坐在中法艾蒙时尚学院校长的位置上会更有动力,因为自己和学校都肩负着为中国培养国际化设计师的使命。

   十一年间,中法艾蒙时尚学院为中国服装产业培养了近1000名优秀人才。 如今,中法艾蒙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工作或与之相关的时尚营销、时尚传媒、奢侈品管理等工作。其中的一些人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如叶谦、王子夜、李娜、胡红焱、罗钒溪等。他们的产品受到业内及市场的推崇,有一些品牌还在北京、上海和巴黎时装周举办了发布会。

   2015年4月,中国内衣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时尚领导品牌爱慕集团正式投资控股中法艾蒙时尚学院。作为一个年产值几十亿的大型服装企业集团,爱慕集团始终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企业的公民义务。多年来,爱慕集团一直关注时尚教育事业,注重时尚人才的培养,并在集团内部开办有爱慕学院。此次投资中法艾蒙时尚学院,爱慕集团希望能够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时尚界的名校,今后将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时装设计人才,更好的助力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杨玲女士坦言这是中法艾蒙校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学校的发展离不来资金和外部资源的支持,爱慕的到来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助力。我依然会留在学校,和老师们、同学们在一起。我还想再奋斗20年,继续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师”。

   谈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杨玲女士有着大胆的设想,暨借鉴中国高等教育的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经验,把中法艾蒙时尚学院打造成与国际顶尖时装院校无缝对接的平台,让那些从中法艾蒙走出去的学生可以顺利进入伦敦中央圣马丁、纽约帕森斯这样的名校继续深造,具备直接进入世界级服装品牌公司担任服装设计师的能力。目前,学校已经与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多所著名时尚学府建立了合作关系。杨玲女士代表中法爱蒙时尚学院诚意发声:“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