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新疆一家食品公司,我们公司正在电商化,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汽车企业要向互联网转型,是不是可以做电商平台?”昨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举办的“201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进入第二天,在多个论坛上,类似的问题不断被参会的企业家们提出。
而事实上,陷入焦虑的不仅仅是传统企业。“之前我们开玩笑,你是传统企业,我是互联网企业。现在变了,你是传统互联网企业,我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就连参与论坛的嘉宾美团网CEO王兴也坦言,“我也很焦虑,怕成为传统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焦虑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战胜互联网焦虑”也被主办方单独开设成一个论坛。作为各自领域的颠覆者,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和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昨日以各自亲身经历,向深受“互联网焦虑症”困扰的企业家们传授真经。
谁在焦虑
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都困惑
昨日下午,论坛现场,坐在商报记者旁边的一位来自河南的服装企业老板,他这样诉苦,“看到越来越多服装企业上网,几个月前我也把产品搞到网上去了,可卖得一直不咋地,急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
事实上,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在不得不变、苦于无良策和执行力之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身陷焦虑和痛苦中。
刚刚过去不久的“双11”,天猫350亿元的成交额在撩拨着传统企业管理者神经的同时,也让他们心神向往,连和马云亿元对赌电商未来的王健林,也在论坛期间公开表示,“今后所有行业都会电商化、互联网化”。
而事实上,陷入焦虑的不仅仅是传统企业。比如美团网CEO王兴也很焦虑,他怕成为传统互联网企业。做小米之前的雷军也曾焦虑了好几年,如何在互联网市场里杀出一片蓝海。
传统零售已经向互联网转型的企业,也有焦虑。今年2月19日,苏宁电器正式更名苏宁云商,昨日的论坛上,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说,“传统企业时我们焦虑,转型后我们又有了互联网企业的焦虑”。
焦虑什么
如何卖出产品留住用户
“现在的企业家,普遍有互联网焦虑,互联网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又是价值的毁灭者。”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昨日在论坛上表示,“现在很多传统企业有认识误区,认为拥抱互联网无非两种:一是利用互联网打广告做推广;二是在互联网上卖东西”。
如何利用互联网卖东西,几乎是所有传统企业都在焦虑的问题,尤其是天猫“双11”一年比一年让人震惊的销售额,更是让他们大受刺激。
而互联网企业则在为如何吸引用户、留住用户而焦虑。摩托罗拉系统(中国)董事长蒋浩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抓住用户最重要。
“寻找客户上我们不焦虑,我们在焦虑如何留住客户。”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说。美团网CEO王兴也表示,在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留住用户、增加用户黏度而焦虑。
“我曾经两三年都在为一个问题而焦虑:互联网领域的下一站是什么?”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昨日在论坛上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1999年担任金山CEO的他正在忙着对抗微软,“忙得不亦乐乎,但2003年我们环顾四周时,发现金山已经远远落后了,作为CEO,我那两三年几乎每天都在想,公司哪里出了问题,是团队或产品有问题?还是我雷军能力有问题?”
“思考了两三年,我梳理了互联网很多领域,发现在这样的市场里,再找到自己的领地已经很难,就开始考虑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热点是什么。”他回忆说。
传统企业如何触网
周鸿祎:抓住用户、体验和免费
“如何拥抱互联网,传统企业要抓住三个关键词:用户、体验和免费。”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表示,“免费就像练‘葵花宝典’,要练神功,必先自宫。”
用户至上:用户不等于客户
周鸿祎认为,传统企业要拥抱互联网,首先要对互联网重新认识、对用户重新认识。他说,传统企业只有客户的概念,把东西卖出去,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用户的基础上,“用户和客户的区别是,他在使用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但不一定付费。”
“所有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功,都有一个基础,海量的用户。”周鸿祎建议,传统企业要转型,首先想的不应该是在互联网上卖东西,而是让更多的人使用你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变成用户。“这也是互联网商业模式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业务和收入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丢掉用户群,商业基础将不复存在。”
体验为王:超出预期才叫体验
“传统企业,一旦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个商业活动基本上就结束了,而互联网则恰恰相反,在互联网上提供任何产品和服务,消费者获取之后,体验之旅才刚刚开始。”他说。
到底什么是体验?周鸿祎给出的答案是:给用户提供正常的功能和价值不叫体验,超出消费者预期、达到极致才叫体验,“比如海底捞火锅,提供的食材并不特殊,关键在于提供了很多超出消费者预期的服务,从而产生出了商业之外的感情认同”。
“凡是消费者不能感知到的东西,也不能称为体验。”他举了一个例子,有家运营商曾力推绿色环保无辐射手机,但效果并不好,后来改了一种说法,叫加密防窃听手机,仍然效果不大。“因为这些概念消费者无法感知,而另外一家运营商靠苹果手机一下子增加了很多用户,因为消费者有了真正的消费体验。”
免费模式:练就“葵花宝典”
“互联网已经和正在颠覆很多行业,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许多颠覆都是基于免费模式,因为免费在现实商业世界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周鸿祎说。
“硬件免费的时代很快就将到来,三到五年内,卖硬件的产业将会被互联网颠覆。”不过,他也强调“免费”指的是硬件按照成本价销售。他以电视行业举例说,“互联网没底线,可以按照成本价销售甚至免费,这对于传统靠卖电视挣钱的企业来说,将被颠覆得一塌糊涂”。
把别人挣钱的东西免费,盈利从哪来?周鸿祎说,“一定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价值链,从价值链上获取收入,比如互联网电视,盈利不在硬件,而在软件和应用”。
“免费是非常有杀伤力的商业模式,但很多企业很难做到,就像练就‘葵花宝典’,要练神功,必先自宫,很多企业下不去这个手。”周鸿祎建议说,传统企业如果很难做到核心产品免费,转型互联网时可以先做一些免费服务,从而获得大量用户。
“自宫是大动作,如果做不了,也可以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做一些微创新。”周鸿祎日前和一家汽车企业负责人交流,对方说要转型互联网打造平台,周鸿祎建议他说,“可以从微创新开始,比如在车里增加一个WIFI,让消费者高速上网”。“微创新是传统企业走向互联网的第一步,不断坚持微创新,就会有颠覆性的创新。”周鸿祎说。
互联网企业如何创业
雷军:找到“台风口” 猪也能飞天
依靠低价格和互联网直销模式,曾经焦虑好几年的雷军,将小米科技打造成为战胜互联网焦虑的成功案例,对此雷军却说:“其实,不是我们厉害,是我们运气好,我们找到了一个台风口。在台风口,猪也能飞上天。”
“最肥市场”在移动互联
最肥的市场在哪里?如何寻找台风口?在互联网领域打拼多年的雷军,也是一个手机“发烧友”,他认为下一个十年,最肥的市场在移动互联。
这源于雷军自己上网的经历,“我拿着手机上网,在当时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输入网址很麻烦、上网速度非常慢,这样的手机,能用吗?”意识到这个市场的雷军,找了一家新兴的移动互联公司去投资,“我投了200万,就当是交个学费,学习什么是移动互联?谁在用移动互联?”“学习”的结果让雷军大吃一惊,他发现移动互联和互联网完全不同——互联网是精英人群在用,而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用户是草根人群,比如学生和农民工。
“当我了解到这个趋势,立刻投了一系列移动互联网公司,成为当年最活跃的投资者。”雷军解释说,移动互联网这个“台风口”到来的时候,他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立刻去做,不懂就学。
高质量的东西卖得足够便宜
从投资移动互联到创办小米,原因在于两件事情对雷军的震撼。“一是2007年苹果上市,它颠覆了对手机的定义,重新定义智能手机。”深受震撼的雷军,一下子买了二三十台苹果手机送给朋友,由于当时苹果还没有汉语输入法,他通讯录里面的联系人全是拼音,甚至还专门去学外语。
“第二件事情对我的震撼更大,2008年9月安卓系统发布,一个月后第一台安卓手机发布,我当时托人在香港高价买了3台,用完之后觉得,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雷军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市场和机会就在眼前,“我要用互联网模式做安卓手机”。
为什么小米能成功战胜互联网焦虑?雷军的解释是,“高质量的东西卖得足够便宜,这就是小米”。他把小米模式总结成4点:用互联网思维做硬件,利用互联网发动足够多的人出主意;注重体验;做高性能高品质的硬件;接近成本价零售,全部电商模式直销。
互联网创业“七字诀窍”
互联网创业有何诀窍?小米模式能否复制?雷军说,互联网创业有“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专注就是做极少的产品,比如小米做电视,只做一款电视、只针对年轻人;比如小米做手机今年也只做了两款,我每天都在用,这样就能知道我的手机每天有什么问题。”雷军说,“我敢说我比所有同行更了解自己的产品,因为我们产品少,我们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很少的产品上,一定能做到最好、最有竞争力”。
“极致是做到极限,比如我们很多产品都是成本价,这是市场的极限;小米为了强调口碑,初期我们坚决不投广告,这样才知道口碑好不好;快,就是反应要快、动作要快。”雷军说。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网
扫一扫关注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