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活动 > 流行资讯
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罗竞杰举行专场发布会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表日期:2012-06-20浏览量:815

    4月21日晚,在上海世贸商城四楼展贸中心大厅,空灵飘渺的女声吟唱中,“环东华国际时尚周”举办的“弄影·水木”东华大学服装学院青年教师罗竞杰专场发布会拉开了大幕。据悉,2011年11月,罗竞杰刚刚获得“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这是继刘晓刚、陈闻、刘灿明后,东华大学第四位入选“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的教师,该称号是我国服装设计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注重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化妆发型都充满东方神秘感的模特身着棉麻天然材质服装,精致的手工细节与水墨晕染的视觉效果,充分表现出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五行-水木》。罗竞杰表示,发布作品分为“木”与“水”两个系列,希望通过对木与水状态的观察及不同属性的提炼,运用源于形却超越形的设计手法,更多体现自然中规律的一面。

    例如,在表现木时,主要体现其肌理、淳朴、天然的属性,而与之对应的设计有面料后整、仿胚布效果、麻质编结刺绣及木纹印花等手法。而对于水的表现更多地来源于艺术手法里的水,如泼墨、写意国画等水感的视觉作品,从而表现水的清润、流畅、写意,与之对应的是各种吊染、扎染、刷色、压褶及数码印花等多重水感手法。色彩方面,木系列以天然本色、麻色、木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褐色等自然色调;而水系列则以水墨色、青蓝色、黛色为主色调辅以群青、白色等水感的色系。

    对此,东华服装设计专业的博士生厉莉感叹,“罗老师是很会观察生活的人,平常人觉得很普通的一块石头、一扇门,罗老师都能在镜头里发现它们的美,变成很有创意的设计点。”厉莉说,有一次罗老师在西塘采风时,看到茶社的一扇很古风的木窗,就把它和品牌的LOGO结合起来,成为视觉化的元素,用非常自然的方式用在服装的设计上,通过服装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底蕴,也丰富了品牌的文化。 

    国际化教育育己育人

    罗竞杰是一名受益于东华大学国际化办学的青年教师,1994年他毕业于东华大学的前身中国纺织大学,2008年他在学院支持下,前往位于意大利米兰的欧洲设计学院深造。“我们在国际交流中,无形地更新着自己,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罗竞杰说,“通过这样的机会了解国际时尚,并从时尚大师辅导出来的作品中,不断吸取新的设计灵感。”

    东华大学2010届毕业生孙云中在发布会现场说,“罗老师从学生做起,到如今能开自己的时装发布会,成为全国十佳设计师。罗老师的成长过程给了我们学生很大的激励。”在罗竞杰的指导下,孙云中的毕业作品《蜕变》系列曾拿到当年毕业设计唯一的金奖,得到了公费留学欧洲设计学院的机会。孙云中说,从素材图片、面料的选择,到设计图稿、工艺流程,罗老师给予悉心指导。“他很开明,能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顺着我们的思路来指导设计,让我们能够自由得发挥创意。”孙云中特别提到,罗老师对所有的同学都像朋友一样热情。    

    作为一名多次荣获重量级服装设计大赛金奖的青年教师,罗老师讲授的很多专业课程,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在教室里、黑板前完成,而是把学生召集到工作室里,大家围桌而谈,充分交流,营造一个非常融洽的氛围,让学生们的思维更活跃、更开放。罗老师认为,“时尚教育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如何实现他们的想法,再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想法。” 

    让设计贡献社会

    “很有才华,尤其在设计创意上,加之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刻苦勤奋的品质,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东华大学刘晓刚教授这样评价罗竞杰。2009年,罗竞杰从意大利学成归国,即加入了刘晓刚教授领衔的服装设计团队。团队雄厚的学科基础与和谐互助的氛围,使罗竞杰如鱼得水,优势日益显现。

    2010年,团队成功竞标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服装设计项目,罗竞杰作为主设计之一,参与了小白菜等志愿者服、礼宾接待服装的设计。罗竞杰表示,“我们团队成员都为能服务世博而感到光荣。设计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服务社会,让老百姓欢喜。”罗竞杰还作为东华大学服饰文化秀《时尚东华》项目组专业指导教师之一,积极参与了项目组在上海世博会、“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等活动,热心传播服饰文化。

    “这些过程,让我体会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责任,作为青年教师,希望我们的创意与设计能贡献社会。”罗竞杰如是说。 

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