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信息
服装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表日期:2012-08-10浏览量:481

1、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服装产业链上游行业遭遇重大挑战,开工率低、融资难等问题十分突出,产业链传导机制和滞后效应在2012年1季度体现于服装行业。下游经销商产生大量库存,资金压力增加,消化库存和缓解资金压力需要过程,来自渠道的压力将直接造成服装行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和利润率的下降。
      (1)国际:市场持续低迷,欧洲市场尤甚
       2012年第1季度,国际经济复苏缓慢造成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尤以欧洲市场为甚。
据海关统计,2012年第1季度,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98.02亿美元,同比增长4.71%,出口数量为59.74亿件,同比下降3.64%。其中,针织服装出口131.93亿美元,同比增长8.07%,出口数量为41.90亿件,同比下降2.14%,梭织服装出口112.81亿美元,同比下降1.79%,出口数量为17.84亿件,同比下降7%。服装出口金额占纺织品出口金额的57.79%。

 

表1 服装出口增长现状

 

类别 出口额/亿美元 增长率/% 出口数量/亿件 增长率/%
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 298.02 4.71 59.74 -3.64
针织服装出口 131.93 8.07 41.90 -2.14
梭织服装出口 112.81 -1.79 17.84

-7.00

    2012年第1季度,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服装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增幅均呈现出下滑势头。1月和2月服装出口数量同比分别下降6.44%和21.41%,3月上升14.32%。1、2、3月服装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91%、-17.67%和18.11%
       2012年第1季度,服装出口平均单价为4.1美元/件,较2011年同期提高7.33个百分点。
       我国对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持续增长,同比增加9.24%,占出口总额的6.66%。
国际市场的低迷在欧洲表现得最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第1季度对欧出口金额725.24亿美元,同比下降12.51%,数量155.66亿件,同比下降10.31%。
       (2)国内:增速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第1季度,服装类商品零售额为2409亿元,同比增长14.6%,较上年同期减少1.7个百分点,较2011年降低9.6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10.51%。
       其中1-3月全国服装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4,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6,3月单月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3月单月衣着类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6%,较2月(同比上涨3.1%)有所回落。
        服装商品出厂价格增幅趋缓,2月终端价格虽在上涨,但出厂价格指数和市场价格指数的走势逐渐趋同。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12年第1季度,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2056.88亿元,同比增长8.32%,增速较2011年、2010年同期大幅降低18.46和13.62个百分点。
      2011年,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服装价格上行势头强劲,但终端市场难以接受。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1季度,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服装销售,受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增速较2011年同期有明显放缓,1季度服装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58.02亿元,同比增长8.5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6.82个百分点。自2009年后,1季度增速再次回落到个位数。

 

 
2、服装产业发展趋势
       
        受经济形势影响,预计今年国内外需求仍将低迷,市场复苏的不确定性仍将存在。同时,订单不足,劳动力短缺,成本压力加大将成为常态,这些问题将成为制约产能增长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产业集中度提高,大型企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数量上占绝大比例的中小企业仍将在生存线上挣扎。
        外需:出口总量或将下降         虽然1季度末出口情况有所好转,且4、5月份有可能延续,但由于欧美主要市场复苏缓慢,新兴市场所占比重尚小,同时因成本等因素造成的订单外流,将继续影响中国服装出口加工订单总量。预计2012年下半年,我国服装出口总量将呈下降趋势。
        内需:增幅或将下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14.1%,其中服装鞋帽零售额同比增长19.5%,增速较3月回升0.1个百分点。但是库存问题仍是困扰内销企业的重要问题。2011年冬季服装销售情况极差,而由于气候原因,春节产品也出现滞销,连续两季高库存使渠道商普遍压货较多。
        总体来看,虽然数据显示4月份内需市场表现出一定的好转,但国民经济增速放缓、通膨压力、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仍将制约国内服装消费,下半年内销市场增幅或将下降。


 
3、服装产业门类

 

 

棉服装
羽绒服
茄克衫
牛仔服
童装
女装
T恤衫
西裤
男衬衫
男西装
服装

服装产业门类可按照产品面料分为机织和针织两类;按照穿着者可分为男装类、女装类、童装类;按照服装品类可细分为男西装、男衬衫、西裤、T恤衫、女装、童装、牛仔服、茄克衫、羽绒服、棉服装等。
 
4、各门类的标准化需求

      (1)需完善标准化技术机构体系,成立服装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加强《服装号型》等基础系列标准研究工作。
      (2)需建设服装生态及安全标准体系,促进生态安全标准的应用和发展,提高服装消费安全总体水平。特别是制定儿童服装附件、绳索、拉带等安全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进一步完善儿童服装安全标准体系。
      (3)需加快功能性服装检测及评价方法标准的研制,进一步完善功能性服装标准体系。
      (4)需加强服装CAD、物品编码等相关交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服装业与相关交叉领域的紧密程度日益加重,作为服装标准化工作的外延,交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需要特别关注和改善。
       (5)需加强国内外标准信息发布、重点热点标准分析,及时开展标准宣贯和培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突出和发挥标准化机构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服装标准化咨询服务平台建设。

5、措施建议

      (1)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有效解决行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标准归口管理和标准配套问题,营造顺畅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环境。
      (2) 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用于扶持基础通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标准经费来源渠道。
      (3)加强包括行业关键性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以及标准体系和标准战略等方面在内的标准研究工作。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多方合作,形成行、产、学、研多方协作的标准化科研机制,加快标准化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推动标准自主创新和我国标准国际化。以标准研究带动标准化工作整体提升。
      (4)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从财力和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为标准化工作者提供专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特别注意人才梯队建设和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养,为各项标准化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5)童装产业标准化工作建议及措施。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逐步在推荐性标准的基础上,收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三个儿童服装安全性标准。

 


来源:中国服装标准检测信息网